第(2/3)页 “没什么,就是一些青年导演培养计划,对了,中影还打算组织一片青年导演去好莱坞参观学习。”郭凡回答道。 章昊不置可否:“这有什么用,摆在明面上的我们学不来,真东西人家也不会教而我们。” “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想着去看看也不错,虽然学不来,但能清楚的认识到电影工业上的差距也是好的。”郭凡说道。 “人家的电影工业未必适合我们自己,我们的电影工业化怎么走,还是要看我们自己怎么做。”章昊说道。 郭凡瞩目:“导演,你这番话高瞻远瞩啊!” “行了,少吹捧我了,有定名单吗?打算什么时候去?” “听说安排在六七月份,名单还没定,但你肯定上榜了,如果你都不算青年导演,国内就没人能算得上了。” 章昊点点头道:“行吧,就当应付差事,公费旅游了。” 章昊对这次好莱坞之行没抱什么期望,人家给你看的,只人家想给你看的,至于更深层次的东西,你看不到,也学不会。 所以还是那句话,华语电影要走自己的路,模仿别人,就永远只是别人屁股后面的跟屁虫而已。 而章昊面前的郭凡,正是未来为华语电影踏出新的道路的导演。 不过这样的导演,却遭到了影视圈娱乐圈莫名的忽视和隐隐约约的抵制。 当然,最大的原因就是,作为一个充满理想又务实的人,郭凡和他们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后来的中影董事长傅若清就表示过,他手里有好多项目积压着,都希望是郭凡来拍。 有时候他恨不得郭凡能分成五个人,一个郭凡拍一部电影。 郭凡自己就表示想拍一部战争片,但是因为实在没有其他导演能扛起大旗,所以傅若清就只能可劲的用郭凡。 缺乏新时代的导演,是华语电影圈未来面临的困境。 做一个资本运作公式下的导演很简单,但做一个理想化,实现价值的导演,却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重生一回,虽然章昊不认为自己是未来扛起华语电影大旗的那位导演。 但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在做事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向着那方面靠拢。 或许,这也是郭凡能和章昊共事的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