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王海涛的眼泪-《与沙共舞》


    第(1/3)页

    2006年8月下旬,钱旦又要出差了,这一次他要去的是伊拉克。

    2003年的战争爆发后西方电信公司撤离了伊拉克,中国人却在战事刚刚平息时逆势而为,抓住机会迅速进入伊拉克填补了欧洲人撤离后留下的空白。

    “伟中”更是几乎成为了伊拉克第一家移动运营商“ac电信”的独家供应商,伊拉克子公司也成为了“伟中”在北非中东最重要的收入、利润的粮仓之一。

    路文涛在开罗的时候给室友钱旦讲过他去伊拉克出差,路上差一点被人用火箭筒轰掉的故事。他的故事发生在2004年,他们还只能通过危机四伏的公路进出伊拉克。

    钱旦要去伊拉克的时候战事已经平息三年多了,尽管几乎每个星期都有爆炸、绑架、冲突的消息传来,尽管刚刚从电视里看到中国外交部正在告诫中国公民近期不要去伊拉克,但他已经有了一条安全路线,可以从迪拜飞向他的目的地,伊拉克北部的苏莱曼尼亚。

    虽然有了一条安全路线,但仿佛特意要给他的第一次伊拉克之行增加一些紧张情绪,钱旦出师不利,一波三折。

    他先从开罗飞往迪拜,在入境阿联酋时就遇到了麻烦。他在出发之前没有留意到阿联酋签证上自己的名字被拼写错了一个字母,入境时被拦了下来。他被留置在入境大厅旁一间办公室里等了一个多小时,最终破费了一百多迪拉姆才补上手续过了关。

    他计划在迪拜停留,却找不到公司在迪拜新换的驻地。在机场叫了辆出租车,给那个印度司机看了当地的秘书写给他的地址,印度司机点点头,一声不吭地在暗夜里转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把车停在路边说找不到目的地。钱旦只得联系上宿舍管理员在电话里为他们指路,一直折腾到凌晨三点才到达宿舍。

    第二天起床之后又得到另一个坏消息,每天只有一个航班飞伊拉克,机票代理商说因为他没有伊拉克签证所以没办法帮他提前买到机票,唯一办法是早晨去机场直接找航空公司碰运气。

    钱旦在迪拜又睡了一夜,翌日起了个大早直扑迪拜机场。

    “伊拉克航空”把机票卖给了他,办理登机手续时又出了意外,柜台里那位小伙已经把登机牌递到他手上了,却又翻开护照找起签证来。

    看着他翻来覆去的认真样子,钱旦赶紧堆出最真诚的笑容,举着一纸邀请函说自己一定可以在苏莱曼尼亚机场办理到落地签。

    那小伙犹疑着起身走向旁边一位穿着笔挺制服的老头,老头应该是本次航班的机长,他看看邀请函,又看看脸上写满憨厚忠良的钱旦,义正辞严地大声宣读了一通,大意是“伊拉克航空”不会对他此行承担任何责任云云。

    钱旦连连点头,就差没有拍着胸脯迸出一句“富贵在天,生死由命”来表达自己探访这个国家的真心诚意了。

    他终于登上了“伊拉克航空”的一架“波音737”。飞机保养得不好,机舱里的装饰已经有了不少斑驳。

    机上零零落落地坐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旅客,无须对号入座,钱旦拣了个靠窗座位想欣赏沿途的地上风光,连日奔波和紧张却让他很快沉沉睡去,等到被气流造成的剧烈颠簸唤醒时飞机已经在苏莱曼尼亚上空了。

    苏莱曼尼亚机场的入境厅很小,工作人员态度很友善,落地签办理得很顺利,他很快就通过海关,踏上了伊拉克共和国的领土。

    一走出机场航站楼的大门,在眼前跃然而现的是广袤的原野、洁净的天空,呼吸之间弥漫着一种高原特有的阳光香,人的心胸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舟车劳顿和紧张情绪一扫而光。

    这是一座藏在伊拉克北部群山之中的小城,与伊拉克的其它城市相比算是一个安全的世外桃源,据说城里已经有半年多没有遇到过炸弹袭击了。

    钱旦住的宿舍在子公司技术服务的领导老张隔壁。

    老张四十多岁,算是公司技术服务体系一个老领导,几年前钱旦带国内的客户回公司交流时见过老张,那次他是以公司领导身份来陪客户吃了顿饭,吹了吹牛。

    钱旦在迪拜时去中国超市买了一箱中国面条、几瓶辣椒酱扛到了苏莱曼尼亚。本来准备拿给兄弟们分一分,那天一打开门正好见到老张敞着房门在房间,就把一箱面条都给了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