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决策学问 机会成本: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墨菲定律》

    有选择就有机会成本

    在阳光明媚的午后,你好不容易处理完公司的财务报告,想喝杯下午茶休息一下,你可能会考虑甜点是选择豆沙糕还是巧克力薄饼。“豆沙糕还是巧克力薄饼”类似于“鱼与熊掌”,这种选择实际上就是一种机会成本的考虑。

    如果你喜欢吃豆沙糕,也喜欢吃巧克力薄饼,在两者之间选择时,接受豆沙糕的机会成本是放弃巧克力薄饼。如果吃豆沙糕的收益是5,吃巧克力薄饼的收益是10。这样,吃豆沙糕的经济利润是负的,所以你会选择吃巧克力薄饼,而放弃豆沙糕。

    机会成本广泛存在于生活中。一个有着多种兴趣的人在上大学时,会面临选择专业的难题;辛苦了5天,到了双休日,是出去郊游还是在家看电视剧;面对同一时间的面试机会,选择一家单位就不能去另一家单位……对于个人而言,机会成本往往是做出一项决策时放弃的东西,而且常常比预想中还多。

    人生面临的选择何其多,人们无时无刻不在选择。比如,是继续工作还是先去吃饭,是在这家商店买衣服还是在那家商店买衣服,是买红色衣服还是黄色衣服,心中有个秘密是告诉朋友还是不告诉朋友,如果告诉又告诉哪些朋友……这些选择在生活中很常见。

    机会成本越高,选择越困难,因为在心底,我们不愿放弃任何有益的选择。但是,有时必须“二选一”,甚至是“三选一”,这时,机会成本的考量就尤为重要。

    赌博,赢不来幸福

    皮皮一家的好日子在男主人失业后终止了。因为公司裁员,皮皮的男主人名列其中。下岗在家赋闲的男主人成天唉声叹气,但厄运还没结束,因为少了主要的经济来源,他们还不起贷款。不得已之下,男主人和女主人决定搬出这所房子,去找一个更小、更便宜的住所。

    既然要节省开支,便无法养狗了。于是,他们将皮皮一家三口赶了出来。皮皮一家没有住处,只得到处流浪,一夜之间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那段日子,皮皮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天,正当皮皮饿着肚皮睡觉时,爸爸忽然兴奋地走过来,嘴里叼着一大块排骨。闻到肉香,皮皮一跃而起。它问爸爸:“这肉是从哪儿来的?”

    “赌博赢来的。”爸爸的话让皮皮吃了一惊。

    “村头有赛狗的,每天一场,谁赢了,谁就能赢得一大块排骨。”皮皮爸爸解释道。皮皮知道,所谓的赛狗就是抽签决定两条狗进入围场殴斗,决出胜负。

    皮皮担忧地说:“但是,万一你被抽中和一条大狗比赛,你会输得很惨的。”

    爸爸不以为然:“放心,我已找到规律了。只要我把自己的签放到最后,被抽中的对手总是弱小的狗。”

    妈妈也表示赞同:“这倒是好办法,以后我和皮皮就不用挨饿了。”

    赌博中取得胜利的概率十分小,这就好像经济学中常说的机会成本一样。纯粹的赌博是不存在理性上的投资收益的,只不过是数学里的离散游戏而已,是概率论和经济博弈论的运用,每一次赌博的赢输概率都是一样的。

    赌博能赚到钱吗?看似非常简单的逻辑,许多人却常常栽在其中。赌徒在输钱后,总是想翻本。输掉的钱就是沉没成本,它不可能再收回来,新的“选择”是还要不要继续赌下一盘,再赌下一盘的收益风险是多少,这便是机会成本。我们做出一个选择后丧失的是不作这个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皮皮的爸爸将自己的签放到最底层,的确被抽中的概率不大,但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皮皮的爸爸和弱势的狗殴斗,每天可领取一块排骨,这份利润的确可观。但如果被抽中与强悍的狗殴斗,它势必会落败,一天一块排骨的收益就没有了,还有可能丧命。皮皮爸爸的这种行为便可理解为机会成本。

    经济学家对此的理解便是皮皮的爸爸用自己的性命在做赌注,以赢取那一块排骨,这实际上是亏损的。果然,没过几天,皮皮担心的事就发生了。

    那天,爸爸又去赛狗,一直到晚上,它才一瘸一拐地回来。原来,那天它一去就被抽中。等它上台后,才发现对手又高又壮,是一条猎犬。皮皮爸爸只得硬着头皮打下去,被猎犬打得伤痕累累。

    “我早就说过,你会被大狗打得遍体鳞伤的。”皮皮心疼地说。

    爸爸叹气道:“我以为他们不会将两张连在一起的号码抽出来,没想到他们还真这样做了。”

    皮皮想,以后做选择一定要慎重,这种赌徒心态是要不得的。

    毫不夸张地说,任何赌博都不存在长期投资必然盈利的可能性,否则那些华尔街金融投资家早就进入了。因为这些赌博都不符合经济学的条件,所以妄图靠赌博来一夜暴富是不可取的。很多人就是走入这个误区,最后倾家荡产。

    有时候,我们总是忽视对机会成本的计算,机会成本其实揭示了资源稀缺与选择多样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做出选择,因为不能将所有资源都占到。当只能选择部分资源时,机会成本便成了约束我们的概念。